close

  張金哲(左隨身碟一)在查房。
  侯曉菊攝
  在北京兒童醫院,94歲的張金哲每天堅持上班SO-DIMM,風雨無阻。出診、查房、做科研,成為他從醫近70年的習慣。
  張金哲是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小兒外科之父”,在全球享有很高聲譽。2000年,他被英國皇家外科學會小兒外科學會授予“丹尼斯·布朗”金質獎章,成為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人。2010年,他獲得世界化療副作用小兒外科學會聯合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專攻技好房網術,帶小兒外科從零起步
  1950年,30歲的張金哲在北大醫院建立了5張病床的小兒外科。1955年,張金哲調任新建的北京兒童醫院外科主任,15張病床,兩間手術室,這已經是全國最大的小兒外科中心了。當時,小兒手術死亡率超過30%,而成年人的手術死亡率僅為4%—5%。張金哲認為,這說明我們的手術技術沒有問題,關鍵在於沒有專門從事、鑽研小兒外科記憶體手術的小兒外科醫生。
  要給孩子做手術,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麻醉。張金哲的辦法是趁孩子睡著後再用局部麻醉。他還首創肌肉註射硫賁妥鈉做基礎麻醉的方法。後來,張金哲出版了我國第一本麻醉學專著《實用麻醉學》,使我國小兒外科麻醉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早年,國內小兒外科幾乎沒有專門的小兒外科手術器械。張金哲在家裡建了一個“小作坊”,在這裡,他發明瞭用於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手術的“張氏鉗”、用於膽道再造手術防反流的“張氏瓣”、用於先天性無肛門手術的“張氏膜”等多種器械。
  20世紀60年代,張金哲總結出小兒闌尾炎分型診斷、治療以及嬰幼兒腹部檢查方法,還有腸套疊、蛔蟲合併症的非手術療法以及粘連性腸梗阻的分型治療,榮獲衛生部頒發的“技術革命先鋒”獎章。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專攻肛腸外科與膽道外科,設計了巨結腸根治術環鉗吻合法、直腸纖維外膜松解尾路肛門成型手術及膽腸吻合防返流矩形瓣等手術。
  在張金哲等兒科專家的帶領下,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到今天已擁有腫瘤、泌尿、骨科、整形外科、心臟外科、胸外科、神經外科及新生兒外科等十幾個專業。中國小兒外科從零起步,獲得了長足發展,併在國際小兒外科界擁有了話語權。
  小玩意隨身帶,3分鐘把病講明白
  張金哲說,孩子哭聲是診斷疾病的最好依據;把病治好了,孩子就笑了。
  張金哲的白大褂口袋里總是裝著很多小玩意兒。有的孩子哭鬧不止,不讓做檢查,他就掏出來“變戲法”。孩子看得入迷,也想試一試。張金哲就提出:“你得讓我摸摸肚子。”像是“喜羊羊”等小玩具,只要孩子乖乖配合,就送一個當禮物。
  在門急診,許多醫生因為孩子哭鬧無法觸摸腹部而感到束手無策。為此,張金哲總結出對比法、三層檢查法、從母親身後伸出手去觸摸嬰兒腹部等一系列檢查方法。對於嬰幼兒急腹症,他要求在來診時、化驗後和住院前(或睡後)三次觸診腹部,這樣可以得到準確的體徵。
  張金哲認為,接待病人也是一種藝術。他提出醫患溝通“三分鐘口才”。意思是,醫生把病講清楚只需要三分鐘,儘量簡潔、扼要、通俗。多年來,張金哲的衣兜里隨時裝著寫有各種疾病的小紙條。每張紙條上,寫著一種病的癥狀、治療要點、註意事項,共有幾十種。為孩子看完病,張金哲就會撕下一張條塞給家長,並照著小條給家長講。家長不僅得到了安慰和信心,回去還可以再複習,按照醫生說的話照看好孩子。
  盡心耐心,用愛和患者交朋友
  “好的兒科大夫,必然是愛孩子的大夫。”張金哲一直提倡,要和患者交朋友。早年間,張金哲經常脫下白大褂,在上面描自己的名字,以便讓病人看清楚誰在為他看病。
  張金哲擔任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期間,日程排得滿滿的,但他從不耽擱臨床工作,總是準時出診。實在不能出診,他都提前主動通知,對已經約好的病人,說明情況並更改日期。
  張金哲認為,做醫生最大的醫德,就是盡心儘力把病人的病治好。醫生不管水平多高,永遠是個服務者,既要從治療方面為患者著想,也要從預後、經濟承受能力等方面為患者考慮,用最簡單的方法、最便宜的藥治好患者的病。同時,多一點耐心,多一點解釋。
  張金哲曾在小兒外科設過一個“小金庫”,那是他和其他醫生用論文、書稿稿費和科研獎金聚積而成的,用來救助那些家境貧困的小患者。他還堅持20多年到天津的一家兒童醫院義務出診、查房、手術、講課,沒拿過一分錢。
  張金哲用這樣四句話表明自己的修身之道:一生努力,兩袖清風,三餐飽暖,四鄰寬容。  (原標題:行醫,是愛的藝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p66qpte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